自動化硬度測試早已成為品質保證的標準流程。但隨著人工智慧(AI)導入影像評估,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式展開:在試驗軟體 ecos™ III 中,全新開發的 AI 功能 ecos AI,尤其在面對困難的表面時,能將精度、可靠性與效率提升至全然不同的層級。
ecos AI 影片 線上研討會 聯絡我們
自 2000 年代初期以來,演算法已被用於評估硬度壓痕。其優勢不言而喻:自動化可節省時間、降低操作人員的影響,並提升重現性。然而,傳統影像處理在面對具挑戰性的表面時會遇到瓶頸 — 例如蝕刻過的焊縫、不均質材料(如燒結材料)或氧化試片。
這正是 ecos AI 發揮作用的地方:基於機器學習方法,開發出一套系統,即使在艱難條件的情況下,也能可靠地辨識並測量壓痕。這套 AI 的「思考方式」如同受過訓練的測試人員 — 能辨識典型結構,並忽略干擾的影像雜訊或表面不規則性。
播放此影片即代表您同意使用 cookie 以及將數據傳輸到美國的 YouTube。其他的數據隱私通知。
即使 ecos AI 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強人工智慧」,這套試驗軟體仍能帶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影像評估並非依據通用規則,而是基於數百萬張經過驗證的訓練影像 — 這些影像是專門製作並透過手動標註的。這建立了一個穩健的模型,能高度準確地區分真正的壓痕與隨機的陰影或斑點。
另一個關鍵優勢是:ecos AI 不會自行持續學習。該系統是根據已定義且經中央驗證的模型運作,這可確保不會因錯誤的訓練資料而產生未受控的變化。結果始終保持一致且可靠。
與先前的影像分割技術直接比較,ecos III 中的 AI 可將測量失誤減少高達 90%。這項差異在蝕刻嚴重的焊縫或塗層試片上尤為明顯:當傳統演算法已無法有效應用時,ecos AI 仍能提供極佳的結果,幾乎不需或僅需極少的後處理。
ecos AI 可在任何標準 PC 上運行 — 只需配備現代 i5 處理器即可。使用或安裝過程中不需網路連線。所有資料皆保留於本地,無需與外部伺服器交換。這不僅符合資料保護法規,也讓系統完全獨立並可離線使用。
此外,ecos AI 完全符合 ISO、ASTM 或 NADCAP 等標準規範。軟體並未採用替代的測量方式 — 其測量方式完全依照標準所規定的流程執行。
人工智慧如何改變硬度測試?在我們的線上研討會中,我們將展示 ZwickRoell 的 VisionLine 如何透過 AI 影像評估技術,使測試更快速、更可靠。
透過 AI 功能 ecos AI,ZwickRoell 在硬度測試領域實現了重大的創新突破。AI 功能可無縫整合至現有系統中 — 無需額外費用或操作步驟。它是 ecos III 的核心組件,能顯著提升壓痕的偵測與測量準確性 — 尤其在困難表面上表現尤為出色。
最終成果:更少的人工修正、更高的精準度,以及對每一次測試結果更強的信心。
關於作者:
Michael Grandits
EMCO-Test 開發與創新部門主管
在奧地利哈萊因高等技術教育學院完成工業工程技術教育課程後,Michael Grandits 於薩爾斯堡應用科技大學取得電信學位。
他最初在 Sony 累積了職場經驗,隨後轉入汽車產業,從事品質保證相關工作。自 2012 年起,他加入位於薩爾斯堡(Salzburg)地區 Kuchl 的 EMCO-TEST 開發團隊,擔任產品經理,致力於以高品質且操作友善的硬度試驗機,啟發全球客戶的信賴與興趣。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