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M A370 鋼材機械性能測試方法與定義
ASTM A370 是一項國際公認且全面的綜合性標準,主要規範鋼製品的機械性能測試,廣泛應用於建築、機械工程、汽車及航太等產業領域。 其確保鋼製品滿足強度、延展性與安全性的高標準要求,並為產業應用、研究開發及品質保證提供可靠依據。
為根據產品規格測定所需的材料特性,ASTM A370 規範多種測試方法,如拉伸測試、彎曲測試、布氏及洛氏硬度測試、可攜式硬度測試,以及簡支樑(Charpy)衝擊測試。 ASTM A370 主要著重於拉伸測試。
以下內容將闡述其中的關鍵要點。 然而,若要進行符合 ASTM A370 標準的測試,必須購買完整的標準。
參考 ASTM A370 中的附加標準
ASTM A370 不僅規範鋼製品機械性能測試的基本測試方法,並參照 ASTM 標準目錄中的其他測試標準。 需特別說明的是,ASTM 標準(如 ASTM A370)中的「A 標準」指的是鋼鐵材料(「A」代表「鐵金屬」)。 相對地,諸如 ASTM E8 等的 E 標準通常指的是測試方法與實務(「E」代表「測試方法與實務」)。
ASTM A370 與相關指定 ASTM 標準之間的差異包括試樣幾何形狀。
除相關 ASTM 標準外,表格中亦包含與 ASTM A370 結合使用的相關 ISO 標準。
ASTM A370 中的測試方法 | 參考 ASTM 標準 | 對應 ISO 標準 |
---|---|---|
環境溫度下的拉伸測試 | ||
彎曲測試 | ASTM E290 ASTM E190 | |
Rockwell 硬度 Brinell硬度 維氏硬度 | ||
簡支樑衝擊測試 |
依據 ASTM A370 進行拉伸測試
拉伸測試是測定鋼材及其他材料機械特性的關鍵方法。 標準試樣在逐漸增加的拉伸負載下進行測試,直至其斷裂。
根據 ASTM A370 標準進行的拉伸測試,主要測定以下材料特性:
最重要的測定特徵值為降伏點、拉伸強度和斷裂應變。這些數值提供材料在受力狀態下的行為資訊,對於汽車工業、機械工程或航空航太等各類應用領域的材料選用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環境溫度拉伸測試係根據 ASTM E8 或 ISO 6892-1 等國際標準規範進行。 讓試樣承受準靜態拉伸應力,同時持續測量其作用力和應變。 降伏點表示材料開始塑性變形的臨界點,而拉伸強度表示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載。斷裂應變說明材料在斷裂前發生塑性變形的能力。
除室溫下的這些特徵值外,拉伸測試亦可在其他條件下進行,例如根據 ASTM E21 或 ISO 6892-2 標準在高溫下測試,以評估材料在特定應用領域的行為表現。 這些測試攸關鋼製品的品質保證,有助於確保材料適用於各類工業應用。
ZwickRoell 試驗機配備機電加載系統,可精確控制測試速度。
ASTM A370 試樣拉伸測試與尺寸
ASTM A370 規定在拉伸測試中應使用扁平或圓形試樣。 以下為試樣尺寸與 ASTM E8 標準的比較。 下表列出根據 ASTM A370 標準制定的扁平試樣標準化尺寸。 該標準說明三種不同的試樣類型,其差異在於板材厚度。 這些試樣包括由金屬板製成的平板拉伸試樣(「薄板類型」)、由厚板製成的「厚板類型」試樣,以及「次尺寸試樣」。
相較於 ASTM E8 標準,可發現僅有次尺寸試樣在公制單位的試樣寬度上略有差異。ASTM E8 提供了數種不同標距長度的試樣幾何形狀,這些在 ASTM A370 中並未提及。
整體而言,對於拉伸測試中的平面與圓形試樣來說,ASTM A370 與 ASTM E8(M)之間的試樣幾何形狀非常相似。然而,兩者之間仍存在差異 — 特別是在公制系統中,使用時應加以注意。
扁平試樣
類別 | 板材厚度 | 測量類型 | ASTM A370 | ASTM E8 |
---|---|---|---|---|
扁平拉伸試樣“板材型” | 1 吋(最大 25 mm) | 標距長度(G) | 2.0 吋(50 mm) | 2.0 吋(50 mm) |
寬度(W) | 0.5 吋(12.5 mm) | 0.5 吋(12.5 mm) | ||
重型板試樣“I 型板” | 3⁄16 吋 (最小 5 mm) | 標距長度(G) | 8.0 吋(200 mm) | 8.0 吋(200 mm) |
寬度(W) | 1.5 吋(40 mm) | 1.5 吋(40 mm) | ||
重型板試樣“II 型板” | 3⁄16 吋 (最小 5 mm) | 標距長度(G) | 2.0 吋(50 mm) | 2.0 吋(50 mm) |
寬度(W) | 1.5 吋(40 mm) | 1.5 吋(40 mm) | ||
最小試樣“小尺寸試樣” | 1⁄4 吋(最大 6 mm) | 標距長度(G) | 1.0 吋(25 mm) | 1.0 吋(25 mm) |
寬度(W) | 0.25 吋 (6.25 mm) | 0.25 吋 (6.0 mm) |
圓形試樣
ASTM A370 亦規定圓形試樣的幾何形狀: 下表列出依據 ASTM A370 標準制定的圓形試樣標準化尺寸。該標準說明多款試樣類型,這些類型在試樣的圓角半徑與直徑上有所不同。平行長度(「頸縮區長度」)也各不相同。 具體差異請參閱下表。 相較於 ASTM E8 標準,這些數值差異主要體現在轉換為公制單位時,同時標距長度也有所不同。 這主要影響標準試樣 2 與小尺寸試樣 1。
類別 | 測量類型 | ASTM A370 (in) | ASTM A370 (mm) | ASTM E8 (mm) |
---|---|---|---|---|
標準試樣"標準試樣 1" | 標距長度 G | 2.0 | 50.0 | 50.0 |
圓角半徑 R(試樣頸縮區與夾持區之間的過渡圓角) | 3/8 | 10.0 | 10.0 | |
平行長度 A(縮頸區長度) | 2.25 | 60.0 | 56.0 | |
標準試樣"標準試樣 2" | 標距長度 G | 1.4 | 35.0 | 36.0 |
圓角半徑 R(試樣頸縮區與夾持區之間的過渡圓角) | 0.25 | 6.0 | 8.0 | |
平行長度 A(縮頸區長度) | 1.75 | 45.0 | 45.0 | |
"小尺寸試樣 1" | 標距長度 G | 1.0 | 25.0 | 24.0 |
圓角半徑 R(試樣頸縮區與夾持區之間的過渡圓角) | 3/16 | 5.0 | 6.0 | |
平行長度 A(縮頸區長度) | 1.25 | 32.0 | 30.0 | |
"小尺寸試樣 2" | 標距長度 G | 0.64 | 16.0 | 16.0 |
圓角半徑 R(試樣頸縮區與夾持區之間的過渡圓角) | 5/32 | 4.0 | 4.0 | |
平行長度 A(縮頸區長度) | 0.75 | 20.0 | 20.0 |
依據 ASTM A370 進行彎曲測試
彎曲測試為一種經驗證的方法,可用於評估鋼材與金屬的延展性。 讓試樣沿特定內徑彎曲至特定的角度。 該測試取決於多項因素,例如鋼材的彎曲角度、橫截面、化學成分、拉伸強度以及硬度等。
這些測試方法係根據 ASTM E190 與 E290 標準進行。 該測試通常在環境溫度下進行,此時彎曲速度若足夠緩慢(準靜態),則不會產生顯著影響。
其他彎曲測試標準包括 ISO 7438 與 ISO 8491。
我們現代化的 ZwickRoell 試驗機與嚴格的品質管控,使我們能為您的鋼製品提供可靠且符合標準的測試結果。
依據 ASTM A370 標準進行硬度測試
附錄 1: 鋼筋產品
棒材和桿材的品質保證採用特定測試方法進行,其標準超越一般規範。 直徑小於 13 mm 的鋼筋無需進行拉伸測試,但如有必要仍可執行。 彎曲測試的執行方式會因製程(熱軋或冷軋)而有所不同。 進行硬度測試時,可能需要去除一層材料以確保結果準確。 這些測試可確保鋼筋符合高機械要求,並確保其品質獲得可靠檢查。
附錄 3:鋼製緊固件
對於螺栓、螺絲及螺帽等緊固件的測試,需進行拉伸測試,以檢驗其最小斷裂負載及保證負載。 如有需要,可將螺栓縮短至標準長度,以符合測試方法的要求。 螺栓與螺帽的硬度測試會依尺寸與規格,採用布氏硬度或洛氏硬度方法進行。 對於大型螺帽,需進行橫截面硬度測試,以確保緊固件即使在極端負載下仍能可靠運作,並符合規定的標準。
附錄 5:Charpy 簡支樑衝擊測試
Charpy 衝擊測試和 Izod 衝擊測試用於研究金屬在衝擊負載下的行為,從而評估衝擊負荷下的脆性和延展性。 這些測試提供量化的數值,使不同材料與製程之間得以相互比較。 該測試顯示材料從延展性變為脆性的溫度,有助於為特定應用選擇合適的材料。 對於高強度鋼而言,必須特別注意測試條件是否正確,因為這些條件會對測試結果產生顯著影響。 儘管存在限制,這些測試仍是材料選用及品質管控的重要工具。

關於作者:
Dr. Harald Schmid
全球金屬產業經理 | ZwickRoell GmbH & Co. KG
作為全球產業經理,他負責金屬產業的策略規劃,重點包括市場觀察、測試解決方案的持續開發,以及國際環境下的銷售支援。
他標準化工作方面擁有豐富經驗,並積極參與多個委員會,包括國際 ISO 委員會 ISO/TC 164 金屬機械測試,國家 DIN 工作小組,例如 NA 062-01-42 AA 金屬拉伸和延展性測試與 NA 062-01-47 AA 金屬衝擊測試及金屬管材機械技術測試。
他的學術生涯始於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 KIT)攻讀機械工程學士與碩士學位(B.Sc. & M.Sc.)。在擔任過多個跨國機械工程相關職務後,他曾在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擔任研究助理,研究重點為材料特性分析與板材成形技術。他的博士論文專注於以拉延筋方式的深拉成形工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