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體流動指數 (MFI) 或 MFR 和 MVR 方法的描述和操作
MFR 或 熔體質量流動速率 (以前稱為熔體流動指數 或 MFI) 測量熱塑性塑料在指定溫度和負載下通過模具中的標準化孔口的擠出速率。MFR 是以每單位時間的質量來衡量的,例如: g/10 分鐘,而 MVR 是以每單位時間的體積來衡量的,例如 cm3/10 分鐘。這兩個值的比率,MFR 除以 MVR,提供了以 g/cm3為單位的材料熔體密度的量度。
由於塑料材料的熔體密度與其固體密度不同,了解這兩個值對於塑料加工商來說相當重要,例如,可進一步確保他們使用的成型機有足夠的能力來加工所需的零件。
注射成型是加工塑料最廣泛使用的方法。用於注塑成型的聚合物通常具有在一定溫度下具有高流動性的特點,該溫度允許在指定的注塑壓力下精確填充模具,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獲得非常複雜的注塑產品。因此,使用具有足夠熔體密度的正確聚合物類別,以及正確的加工參數(如溫度、壓力)非常重要。另一種塑料加工方法是塑料擠出成型,其中該聚合物等級通常具有較高的分子量和較高的熔融狀態黏度。這樣可以在成型型材(棒材、管材)、薄膜和魚線等產品時更好地控制擠出,以單根連續長絲形式擠出。
融體流動速率測試程序
每個測試程序都使用具有指定的口模長度和直徑,以及定義的料筒溫度和活塞負載,這些由 ASTM D1238或ISO 1133標準所明確規定。
- 為進行測試,需將具有指定尺寸口模放置在加熱的料筒中。
- 添加聚合物母粒並用活塞將其裝入料桶中。
- 在定義的加熱時間會熔化或軟化聚合物。
- 在活塞上放置一個砝碼,足以使熔融聚合物通過口模。
- 熔融指數儀計算每單位時間的擠出質量 (MFR) 或活塞每單位時間移動的距離 (MVR)。
測試結束時,清潔口模和料筒。
根據 ISO 1133 和 ASTM D1238 測定熱塑性塑膠的熔融指數
各測試方法和測試標準間的差異:
測試方法A熔體質量流動速率 (MFR)
- 以這種測試方法,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切割擠出物,然後使用分析天平衡量這些擠出物的質量。測試結果是單位時間擠出物的質量。通常單位為g/10 min
- 所希望得到的MFR結果的品質完全取決於切割時間的準確度和秤定重量。如果MFR指數比較低,需要使用較長的切割時間時,我們建議使用手動切割。如果您想從單次料管填充中測定多個擠出物,或者 MFR 值大於 10 g/10 min,我們建議使用自動擠出物切割刀。
測試方法B熔體體積流動速率 (MVR)
- 為了測量MVR,熔融指數儀必須配備一個活塞位移傳感器。MVR的結果是單位時間擠出物的體積。表示為cm3/10 min,是由活塞在單位時間內的行程計算值。
- 這個方法的一個明顯優勢為排除了機械切割。即使測量時間短和活塞行程短,也可以實現高準確度,透過同步行程時間量測值。根據所涉及的材料、準確度要求和 MVR 結果,這可以從一桶料管填充中進行多達 40 次單獨測量。
ASTM D1238方法C: 採用半高度/半內徑口模進行的測量
- 大多數情況下口模尺寸高度為8.00mm,內徑為2.095 mm。為了測量MFR值大於75 g/10 min,標準推薦半高/半內徑的口模,即4.00/1.050 mm,正如ASTM D1238 測試方法C所設計的。
ASTM D1238方法D: 多段測試
- 對於聚烯烴有一種常用的做法是在不同負載下測定MVR值來計算流動速率比(FRR)。
- 當使用簡單的熔融指數儀時,需要對多個填充物進行測量。熔融指數儀配備一套自動負載變化裝置,透過更換法碼,實現在一次填料下完成不同負載的測試。